本文引用自 綠建築如何能夠節約能源? 作者:陳佳聖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什麼是綠建築?目前沒有定律般的答案,因為這個概念還是進行式,每個國家需要訂定適合自己的定義及技術,來保護自己居住的環境,來實踐屬於自己的綠建築理念。
歐洲稱為「生態建築」或「省能建築」,強調生態平衡、保育與物種多樣化、資源回收再利用、再生能源及節能等。日本通稱「環境共生建築」,重點放在減低 環境衝擊、與自然調和以及居住舒適性這3大特性。美國稱之「綠建築」,具有能源效率與節約、室內空氣品質、資源與材料效率、環境容量等特性。台灣,則稱之為「綠建築」。台大的綠房子遵循「自然、省能、環保、永續」原則,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公布2003年最新的積極定義,則將綠建築界定為一符合「生態、節能、減廢、健康」(EEWH)的建築物。
綠建築是一種實踐
一棟建築的形成若能從建材和各種組成因素中,直接加入對於環境保護、資源永續和節約能源的設計,就可稱為綠建築,包括各種建築手法及各種建材的選擇,以 石頭、木材、金屬和玻璃等自然建材為首要選擇目標,加上建築周邊的自然景觀設計以增加綠化環境,甚至以生物多樣性為目標的生態池等等,皆是綠建築的範圍。 若建築中的各種能源利用如電燈、建築外殼和節水設施等都以節能為首要考慮,那就更加接近綠建築的實現了。
永續發展為綠建築的基礎,建構在建築上的無論是設計或建材都必須以永續為中心思想,才得以永續經營,而與環境息息相關的各種綠建築評估指標才能在我們 日常生活中實踐。從內政部建研所公布的綠建築評估指標系統與地球環境關係的表格中,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知道綠建築如何改善我們的環境問題。
綠建築評估指標系統與地球環境關係(2003,內政部建研所) |
||||||||||
指標群 |
指標名稱 |
與地球環境關係 |
尺度關係 |
|||||||
氣候 | 水 | 土壤 | 生物 | 能源 | 資材 | 尺度 | 空間 | 操作次序 | ||
生態 | 1.生物多樣性 | * | * | * | * | 大 ↑ ∣ ∣ ∣ ∣ ∣ ↓ 小 |
外 ↑ ∣ ∣ ∣ ∣ ∣ ↓ 內 |
先 ↑ ∣ ∣ ∣ ∣ ∣ ↓ 後 |
||
2.綠化量 | * | * | * | * | ||||||
3.基地保水 | * | * | * | * | ||||||
節能 | 4.日常節能 | * | * | |||||||
減廢 | 5.CO2減量 | * | * | * | ||||||
6.廢棄物減量 | * | * | ||||||||
健康 | 7.室內環境 | * | * | * | ||||||
8.水資源 | * | * | ||||||||
9.污水垃圾改善 | * | * | * |